生活百科
在具备了基本的数据分析意识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是:读懂数据。 什么才叫懂?清楚每一个数据指标的口径,这不算懂;了解每一天的数据变化,这也不算懂。 真正的懂,是能够知道:为什么每天要看这些数据?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读懂业务数据指标开始,深入了解业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是数据分析实战的第一步。 我们先来看本次的内容大纲: 1)如何读懂业务指标? 2)如果我来制定指标,我该怎么办? 3)案例分享:以从0到1搭建的积分体系为例。 如果我们想定义它,就应该先读懂它;因此,我们先来看第一模块,理解业务指标。 一、如何读懂业务指标? 公司就像是一台复杂精密的机器,每一块零部件各司其职,每一块都完成各自的指标,才能实现公司最终业绩目标的达成。 那么不同岗位的业务指标制定背后的考虑是什么?各业务指标的差异和内在联系又是如何?我们该如何从指标中找准方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组装——分类——解读,读懂指标三步法。 1. 指标组装,找到业务公司的位置 指标组装,并非什么高深的方法。实际做法就是,“指标拆解”的逆向过程。 具体怎么理解?我们以电商业务为例。 指标拆解,促进目标落地 假设今年的目标是要将商城的销售额提升100亿元,根据公式(GMV=UV*CR*客单价)拆解。 运营同学找更多渠道/更自动化等方式将提升流量(UV)到日均xx w常见积分公式,产品同学缩短页面路径/减少用户操作等方式将转化率(CR)提升到xx%,商务同学引进更多高客单价商品等方式提升客单价到xx元。 指标组装,逆向过程理解公司业务 同样是电商业务,公司组建了一个虚拟团队常见积分公式,专门针对老年群体销售商品;我负责产品策划,隔壁小陈负责营销活动,对面的张哥负责商家引进。 会议结束后,我知道了小陈的指标是让更多人(UV)进到商城参与活动,张哥的指标是引进头部top5的优质商家(客单价);而我则是让用户在商城上能够更快地找到合适他的产品(CR)。 反向推倒得出公式: UV*CR*客单价=GMV。 当然,公司实际的业务,远非如此简单,而且各部门的指标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得。 但,逆向思考的意义在于:以老板们的视角,找准业务的位置。 2. 指标分类,了解指标间的内在联系 当我们清楚了所负责业务在公司的位置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我所负责的指标与其他岗位或其他业务部门指标的联系是啥?差异点在哪? 为搞懂这些问题,我们先来重温下两条数学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你可能会问,这不是小学就知道的公式么?有什么值得重温的?先别着急,我今天不是来讲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来讲点不一样的。 在公式中,不难发现:运算中“-”的背后代表着需要减少、控制,而“*”说明要相互依赖;同时这些指标最终都是为了“利润”服务。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下述的分类方法,去理解公司各业务的指标。 从指标变化上看: 从指标状态上看: 如果你负责的业务指标既是结果指标,又是增益型指标,那么恭喜你,你的岗位非常重要,做好了升职加薪自然不在话下。 补充说明下,上述举例的指标仅是围绕列举的公式展开讲解。 实际的指标有非常多,比如说:结果指标,不同的团队内,结果指标会有不同;运营团队会以用户数作为结果指标,产品团队会以转化率作为结果指标,等等。 3. 指标解读,定好工作的基调 当我们了解业务在公司中的定位以及业务指标的分类之后,最后一步就是解读指标,确定我们日常工作的基调。 这也是为什么职场里,有些人总喜欢唱“黑脸”干“坏事”,而有些人则是唱“红脸”整天一副热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