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洋馆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门票-海昌海洋公园:一只帝企鹅撬动的产业链_80楼网赚论坛|80楼网创
生活百科

成都海洋馆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门票-海昌海洋公园:一只帝企鹅撬动的产业链_80楼网赚论坛|80楼网创

以帝企鹅等极地动物为主题的海昌海洋公园早已走出大连,也把极地动物带向了全国。目前海昌海洋公园旗下拥有的海洋动物数量超过5万头(只),繁殖数量居于国内首位。数量庞大的海洋动物已落户大连、青岛、成都、武汉、烟台等城市,同时海昌海洋公园还在上海和三亚开启了新的项目。与其他传统主题公园不同的是,海昌的背后,需要诸多海洋动物养殖培育技术的支撑,以及文化IP创新等方面的突破。 海洋动物唱主角 北京商报记者从海昌海洋公园方面获悉,海昌在上海和三亚的项目如今正在进行中,相较于其他海洋公园,上海和三亚的项目更为综合,既保留了海洋文化这一核心,又增添了水乐园和冒险乐园的设施。可以说,随着上海和三亚项目的推进,海昌海洋公园的新一轮扩张已快速启动。 但不论项目落子何处,海洋动物都是海昌海洋公园的主角。一场鲸豚表演几乎吸引了园区内的所有游客,而这也成为成都海昌极地公园吸引游客的亮点。北京商报记者在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发现,在表演期间,游客几乎都会愿意前往表演场地,甚至定闹钟提醒自己观看表演的时间。据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样一场由跳跃等多个动作组成的表演,需要历时两个月才能完成。以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为例,这样一家海洋公园占地面积为29.7公顷,有9个展示场馆、3个大型动物互动与表演场、2个影院和12项游乐设施组成,其中包括可容纳4000人的鲸豚表场。 近几年的中国主题公园市场迅速崛起,以海洋文化为主题、海洋动物为特色的海昌海洋公园也迅速在主题公园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海昌海洋公园有超过10万立方米水体量和总数超5万只各类极地海洋动物,同时在繁殖方面,海昌海洋公园是中国最早引进白鲸、帝企鹅并开展专项驯养繁育的研究机构,人工繁育了世界上第一头伪虎鲸、国内首例跳岩企鹅、阿德利企鹅,人工繁育北极熊及帝企鹅的数量居世界之首。 海洋公园的动物展示和表演是直观印象,但这背后的技术支持才是相关企业的核心。海昌海洋公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旭光也表示,海洋动物保育管理技术、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是海昌海洋公园在海洋馆运营咨询及水族馆技术管理服务方面的两大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技术的保持,建立在海洋公园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之上。据海昌海洋公园方面介绍,海昌海洋公园的动物保育和科研队伍由近6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动物护理人员组成,大部分动物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在五年以上。王旭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海洋文化是海昌海洋公园的核心,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都会以此为核心。 背负较大资本压力 在越来越多的主题公园加码连锁运营的时期,海昌海洋公园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除了正在建设上海、三亚两大项目,海昌海洋公园近日对媒体透露,未来海昌还计划在河南、浙江、安徽、广东四个省新建海洋公园项目,其中河南和安徽都是内陆城市。随着海昌海洋公园在内地市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逐渐渗透,海昌也逐渐从大连走向了全国。 海昌海洋公园并非主题公园行业的先行企业,其母公司大连海昌集团起家于石油贸易,1992年成立于大连。十年之后,海昌在大连建起首家主题公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馆;2007年7月,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开业;2010年,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和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开园迎客;2011年9月,武汉海昌海洋公园开园运营,烟台海昌渔人码头也正式迎客。2014年底,海昌完成了对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和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的收购。这一阶段的布局是海昌海洋公园的第一轮布局,即在环渤海、华中及成渝经济圈搭建园区;海昌海洋公园在第二轮的布局是针对长三角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即近两年正在上海和三亚进行的项目;第三轮拓展主要针对区域中心省会城市和旅游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海昌海洋公园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八大主题公园的游园人次为1231万,且自2002年以来累计接待8000万人次。 然而,大面积铺局也造成了高投入的压力。据媒体报道,即将在明年底完成施工的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项目第一期投资就有30亿元。然而,海昌海洋公园的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为6.631亿元,核心净利润413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公园运营收入为4.538亿元。 对此,海昌海洋公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看重这两个项目将带动海昌的知名度和收益,且投资金额目前已经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基本解决,公司在资金层面不存在较大压力。王旭光还表示,上海和三亚的项目是海昌海洋公园面向全国市场的升级产品成都海洋馆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门票,借助两个项目的完成,海昌海洋公园基本完成了在国内核心旅游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新项目的落地还会对公司刚起步的轻资产创新业务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而公司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将有明显提升。 多元化探索 虽然前期资金问题在海昌看来并没有多大困难,但在高投入之后公园的盈利能力仍是关键。 主题公园行业普遍存在的门票依赖症也同样出现在海昌海洋公园身上,海昌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海昌海洋公园的非门票收入在2015年上升到19%。这一数据与主题公园大鳄迪士尼有较大差距。迪士尼一般有70%左右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而国内不少主题公园收入80%以上依靠门票。 对此,海昌海洋公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围绕“品牌+管理+内容+技术+场景应用”的理念打造新的业务生态,并发力轻资产业务。因此,海昌海洋公园在海洋馆运营咨询及水族技术管理服务方面、海洋主题儿童娱乐产品、演艺产品、IP文化等方面加力发展。王旭光表示,海洋生物这一环节有较高的门槛,包括动物的驯养、繁殖、与游客的互动等都有很强的技术支持,同时维生系统也是关键成都海洋馆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门票,如何投资、后期如何运营都考验着海洋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表示,多元化的布局也是为了防范单一业态的投资风险。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能够丰富相应产品供应结构,同时也能够分散投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这也和此类企业发现消费市场新需求等态势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围绕主题公园本身增强实力之外,海昌海洋公园还借力其他产业带动主题公园的发展。王旭光透露,在海昌与碧桂园的合作中,海昌做主题公园、碧桂园做地产是合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二者在昆明的项目就是采取了这样的合作方式,海昌成为轻资产输出的一方。严跃认为,这体现了两类企业优势互补的模式,“机会在于能够利用此类开发模式,降低投资成本,而痛点在于品牌运营的难度加大,因为往往需要平衡品牌背后的经济利益分配”。 抓紧时间 扫码报名 ———END———限 时 特 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8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站 长 微 信:chuangyedemao